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材标准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时间:2011-02-23 20:55:07  来源:中国标准网  作者:不详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1年11月1日  1 总则  1.0.1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  建筑业的工业化,是目前大家都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大多数国家解决住宅问题的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1年11月1日  1 总则  1.0.1 本标准的编制目的  建筑业的工业化,是目前大家都普遍承认的事实,是大多数国家解决住宅问题的关键。我国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工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过程。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而没有系统的尺寸协调,就不可能实现标准化。我国住宅发展的最终目标应是实行通用住宅体系化,积极推行定型化生产,系列化配套,社会化供应的部件发展模式。模数协调工作是各行各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技术工作。遵循模数协调准则,全面实现尺寸配合,可保证住宅建设过程中,在功能、质量和经济效益方面获得优化,促使住宅建设从粗放型生产转化为集约型的社会化协作生产。  1.0.2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是在住宅建设各环节中应用模数协调的总原则和方法如:  (1)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尺寸配合,以保证模数化部件和设备的应用;  (2)提供制定住宅建筑中各种部件、设备的尺寸协调的原则方法;  (3)指导编制住宅建筑各功能部位的分支标准,以制定各种组合件的尺寸、协调关系和规格尺寸。  1.0.3 模数协调的原则要求  住宅部件实现通用性和互换性是模数协调的最基本原则。就是把部件规格化、通用化,使部件可适用于常规住宅建筑,并可满足各种需求。这样,该部件就可以进行大量定型规格生产,稳定质量,降低成本。通用部件化使部件具有互换能力,可促进市场的竞争和部件生产水平的提高。  部件的互换性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包括:年限互换、功能互换、式样互换、位置互换、安装互换等,实现部件的互换主要是确定部件的边界条件,使安装部件和被安装部件达到相互尺寸的配合。  住宅建筑的模数协调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的部件种类很多,因此,需要各方面共同遵守各项协调原则,制定各种部件或组合件的协调尺寸和约束条件。  1.0.4 模数协调标准的先期运用条件  模数协调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模数协调标准分为三个类别层次,第一层次标准为《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 86)》(也将修编),作为总标准,规定了模数数列、定义和协调原则;本标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是住宅建筑的专用标准,规定了具体应用的原则和方法,属于第二层次标准;第三层次标准为功能部位如厨房、卫生间、管井、隔墙门窗楼梯的模数协调标准、并依各功能部位的模数协调原则制定各类部件和组合件的协调尺寸标准。  实施模数协调的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以及影响面较大的类别和部位可先期运行,如门窗、厨房、卫生间等其他等条件成熟后再予推行。重要的部件和组合件优先推行规格化、通用化,而其他各种部件和组合件待成熟后再推行。实施过程中,先整体后局部,先大类后小类,先简后繁,逐步形成模数协调的完整体系。  先期应用的部位应结合后期应用部件预留模数协调空间,后期应用部位服从先期应用部位的边界条件。  1.0.5 相关的其他标准  本标准执行过程中,涉及的有关标准、规范众多。在应用过程中,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主要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 8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16  《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等。  2 术语  2.0.1 模数协调  模数协调的目的在于减少部件的规格和尺寸,为设计人员提供较多的自由度。  2.0.2 部件  1 模数化部件并不需要所有方向的尺寸都是符合模数的,如墙体长度是模数的,厚度未必是模数的。  2 根据部件在装配时是否进行与尺寸变化相关的加工,部件又区分为以下三种:  (a)三维部件:三个方向的尺寸都已确定,并按其尺寸进行装配的部件;  (b)二维部件:准备在一个方向进行切断。弯曲等加工的部件;  (c)一维部件:准备在二个方向进行切断。弯曲等加工的部件。  2.0.3 组合件  建筑组合件包括设备的零件、接头、固定件和固定的家具等。  从我国习惯的建筑术语而言,建筑组合件与建筑部件有以下区别:部件可以作为建筑的一个功能部分单独发挥作用,而组合件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制品,不一定能够独立发挥作用;部件一般由组合件构成,从功能单位上讲部件比组合件大;部件可以只在一个方向具有规定尺寸,而组合件则在三个方向具有规定尺寸;部件可以在装配时进行与尺寸相关的加工,而组合件则一般不需要进行这种加工。  2.0.4、2.0.5、2.0.6 基准面、安装基准面、辅助基准面  将规定部件大小的一组尺寸称为建筑模数,它适用于部件基准面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的尺寸或建筑材料的尺寸,原则上与建筑模数相关确定。  基准面用来确定部件的位置。根据部件基准面的用途不同,又分为安装基准面和辅助基准面。  2.0.9 调整面  预先估计的与其他部件连接或接触的部件部分,称为调整面。部件的大小以调整面之间的尺寸表示。  2.0.17、2.0.18、2.0.19 模数层高、模数室内高度、模数楼盖高度  连续两层楼板之间的垂直高度称为层高。为实现垂直方向的模数协调,常需要将层高设计成模数层高。  模数室内高度对于部件或组合件的选择以及墙面装修等非常重要。  楼板结构厚度一般为非模数的,对于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楼板上下表面(下表面也称顶棚)装修完后的楼盖厚度,符合模数尺寸的楼盖厚度称为模数楼盖高度。模数协调设计中的楼板厚度为楼板高度 楼面装修厚度 吊顶高度。  2.0.22 网格中断区  网格中断区可以容纳一个或一组部件(如墙体、楼板),但不一定要填满,甚至可以是空的。  3 定位坐标与优先尺寸  3.1 定位坐标  3.1.1 定位坐标及尺寸确定  定位坐标系是住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住宅建筑的部件和组合件的位置确定,在平面布局中由二个正交的基准面(线)来确定,在竖向方面则由竖向正交的基准面(线)来确定。  部件和组合件的加工尺寸是根据模数尺寸得出的。特别要留出制作、现场安装和装配公差,采用模数协调时,自由空间(房间、墙和楼板上的洞口等)必须大于其模数尺寸,而要装备到这个空间的部件或组合件则必须小于这个模数尺寸。  考虑住宅平面的布局和分隔部件布置等因素,可采用多个定位坐标系,同时形成几个模数网格,甚至可以出现模数网格中断的情况。在某些特殊要求下,坐标系水平方向不一定平行,原点也不一定重合。  3.1.2 部件的定位方法  定位是指决定部件的位置和领域。模数协调中,部件的定位与安装基准面的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部件安装的方式,分为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两种(注图3.1.2)。  中心线定位法:通过网格线定位两个以上部件或组合件位置的方法。  界面定位法:通过网格限定部件或组合件所占领域的方法。  当对二个以上部件定位时,应当采用网格基准面(线)定位。  当部件的厚度方向不与其他部件连接时,一般可采用中心线定位法。  为保证部件安装的完整平直,一般采用界面定位法。界面定位法通过网格保证部件占满指定的领域。为保证部件互换性和位置互换性,也可以同时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注图3.1.2)。                3.2 基准面  3.2.2 调整面的应用  1 与调整面的形状无关,设定在调整面位置的基准面,原则上为平面。  2 基准面和调整面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a)基准面与调整面之间存在装配空间;  (b)基准面与调整面一致;  (c)调整面越过基准面。必要时,应对调整面进行修正。  上述三种关系在实际工程中随处可见,分别与注图3.2.2 中的(a)、(b)、(c)相对应。                3.3 安装基准面  3.3.1 安装基准面的确定  根据模数网格和被设置部件或组合件的指定领域,设定安装基准面。以此安装基准面为基础,决定部件在住宅中的位置和领域。安装基准面的作用是指定要安装的部件在住宅空间的位置或指定该部件所占住宅空间的领域。安装基准面要与部件基准面相对应设定。  安装基准面具有指定领域、指定单侧领域和指定位置等三种作用。  安装基准面应设立在安装精度最易保证的位置。  3.3.2 相互平行的安装基准面  在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相互平行的安装基准面,如开间、进深的轴线尺寸。  3.3.3 辅助基准面  在两个安装基准面之间插入辅助基准面,常用于部件、设备管道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  3.3.4 部件或组合件安装的各种尺寸之间的关系  1 部件或组合件安装的各种尺寸包括:  (a)标志尺寸(reference size)为部件或组合件基准面之间的尺寸,一般指部件的规格;  (b)制作尺寸(manufacturing size)是指为生产某种部件或组合件所依据的基础尺寸(注图3.3.4);                (c)实际尺寸(actual size)指部件或组合件生产出来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d)技术尺寸(technical size)是指由功能、工艺、结构和经济等确定的最小尺寸值,通常指部件的厚度或与厚度有关的尺寸。  2 在指定领域的场合下,部件或组合件的基准面、制作面和实际面之间的关系如下:  (a)部件的基准面与制作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余量”(亦称空隙);  (b)制作面和实际面之间的距离称为“误差”。  应根据模数标志尺寸制作、安装的余量和误差,确定部件安装的各种尺寸关系。  3 对于由砖、砌块等多个组合件集合为前提的部件的位置指定、可采用插入的方法、即在基准面与基准面之间采用均匀分割的方法,此时   安装的位置误差仍以基准面的位置来确定。  4 本条为确定制作、安装各种部件或组合件的控制性尺寸的原则要求。  3.4 优先尺寸  3.4.1 优先尺寸的确定  1 本条指从模数值和扩大模数值数列中事先挑选出的一些模数或扩大模数尺寸作为优先尺寸。优先尺寸的多少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   济、生产能力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优先尺寸越多则灵活性越大,选择性越强;反之,则使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可选择性也降低了。优化   选择参数的原则,就是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实行最少化参数,以此来简化住宅部件和组合件的品种和规格,确保制造业简易、经   济和高效。  2 由于厨房、卫生间及管井的平面优先尺寸属于各专项模数标准,故正文中未列出。条文说明中列出,便于参考应用。  厨房平面优先尺寸(内表面尺寸)见注表3.4.1-1。    厨房平面优先尺寸的选择因素主要为使用功能、设备配置、布置方式等。考虑设备布置因素时,为了优先尺寸适应可选择性的要求,在宽度和深度方向可选择M=100和M=50的模数,以便形成系列的厨具产品。优先尺寸的选择有利于厨房平面的定型化和系列化。  卫生间平面优先尺寸(内表面尺寸)见注表3.4.1-2。    卫生间平面优先尺寸的选择因素包括卫生洁具的配置、卫生洁具尺寸和人体尺寸等。考虑到卫生洁具尺寸的相对单一性,优先尺寸以3M系列为主。  管井平面优先尺寸(外表面尺寸) 见注表3.4.1-3。    管井平面优先尺寸主要考虑管道安装布置的尺寸,分附表具和无表具管井两种情况。考虑到管束技术的发展和不同管道的组合,可形成系列定型的产品。3.4.2 外墙厚度优先尺寸  考虑到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普通材料的并存使用,并参照国外建筑材料的发展,做出本条外墙厚度优先尺寸的选择。  3.4.3 内墙厚度优先尺寸  内墙厚度尺寸系指轻质分隔空间的墙体、装配部件。本条考虑到材料、构造、功能的需要,做出优先尺寸系列。  3.4.4 层高优先尺寸  考虑到层高上的各种需要定为20M~30M,模数间隔为1M,低于22M的层高,仅用于地下室、架空层及设备层等。  3.4.5 室内高度优先尺寸  模数室内高度,系指室内净高,也是层高部件的标志尺寸。该标志尺寸的选择还与施工工艺相关,可按结构表面和装修表面定位区分。  3.4.6 优先尺寸的分解和组合  根据装配部件和设备的需要,对优先尺寸实行分解和重组的情况是常见的。为了取得模数空间,且有利于选择定型和系列部件,分解和组合后的尺寸可仍为优先尺寸。  4 公差与配合  4.1 部件的尺寸  4.1.1~4.1.3 标志尺寸、制作尺寸、实际尺寸  部件的尺寸对部件的安装有重要的意义。在指定领域中的部件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分别用标志尺寸、制作尺寸和实际尺寸来表示,同时使用部件的基准面、制作面和实际面的名称。  部件的安装尺寸等于把标志尺寸结合在一起。设计时一般标注标志尺寸。  对于部件的制作,制作尺寸更有实际的意义。在安装装配过程中,实际尺寸则显得更为重要。  4.2 基本公差  4.2.1 基本公差  公差是由制作、定位、安装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引起的。公差一般包括制作公差、定位公差、安装公差及位形公差等几种。公差包含了尺寸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差。在设计中应当把公差的允许值考虑进去,并处理在合理的范围中,以保证在安装接缝、加工制作、放线定位中的误差发生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其结果表现为接口的功能、质量和美观。  依据部件安装的精度要求,部件的基本公差应符合注表4.2.1规定。  表中所列数值是从生产活动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分为5个级别。分别根据加工部件的重要性和尺寸大小来决定。本表参照日本A003-1963“建筑部件的基本公差”编制的,供选择应用。    4.2.2 公差的数值系列  公差的数值系列根据选择的单位,宜按照数值系列的每一项乘以10 的整倍数予以扩大。确定的公差处于数值的中间时,要考虑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条件来选择与此数值系列接近的尺寸。  4.2.3 常用的基本公差  在一般的住宅建筑中,除高精度要求的部件加工外,常用的、且不受部件或组合件的尺寸影响时,应选择本条规定的基本公差系列。  4.2.4 尺寸的测定  公差的测定由仪表来进行。  4.3 公差与配合  4.3.1 部件安装的公差与配合  部件的安装公差,包括制作公差、安装公差和位形公差等几种,在指定的空间领域中,部件的安装位置与一个或两个安装基准面之间的尺寸就应当满足基本公差的要求。  4.3.2 基本公差的选择  选择尽可能大的基本公差,可以降低对材料的要求,容易加工,提高工效。只要在满足相当精度和相应功能的条件下,此举是恰当的。  5 模数网格  5.1 分类模数网格  5.1.1 模数网格  根据模数网格来进行住宅设计和安装部件或组合件的方法称为模数设计网格法。  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部件的尺寸因素,选择不同的模数网格。  通过模数网格设计的住宅,各种部件和组合件很容易实现广泛互换性的要求。  5.1.2 单线网格和双线网格  单线网格常被用于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中,但易造成位置互换性和部件互换性不足的缺陷,为此需要增加部件的类型。  双线网格的应用是为了确保位置的互换性,减少同类部件的种类,但与单线网格相比,内部设计的自由度减少。  双线网格的间隔由部件的尺寸与功能尺度的需求决定,这些部件有形成框架的部件或组合件、分隔空间的板状部件(隔墙)、相同类型并成为平面的组合件(如模板、盒子状的组合件等)。  5.1.3 结构网格和装修网格  结构网格应按照结构要求设置,可应用中心线定位和界面定位两种方法,但应充分考虑装修网格设置的条件。装修网格是在结构主体部件提供的围合空间中设置的。  结构网格一般以3M 倍扩大模数来设置,优先尺寸为6M模数系列。  装修网格以nM 倍基本模数来设置,优先尺寸参数为3M 或者2M M模数数列。  管道安装和各种组合件的模数系列,可采用分模数增值M/2、M/4和M/5,优先采用M/2 分模数增值(国际标准值增量)。  分模数增量(sub-module increment)指基本模数的特定分数值,为尺寸的增量。  分模数增量用于需要一个小于基本模数1M的增量的场合。如果大于1M时,则需要将其增量尺寸规定为小于1M,并作为部件的协调尺寸,也可应用分模数增量。  5.2 模数网格的协调  5.2.1 模数网格的协调  住宅建筑中的结构网格和装修网格常规下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结构部件中心对位的情况下,墙厚或柱尺寸不一,且不符合模数要求,造成装修网格余量(间隙)超出基本公差的要求,作非模数的处理是恰当的。二是当主体结构部件(墙、柱、板)厚度符合模数nM 要求时装修网格才能在主体结构围合的空间中实现而这种特殊的情况,也满足了主体结构部件界面定位法的要求,应用这种界面定位法,可保证装修网格的形成,如条文3.1.2 条,图3.1.2-1 和3.1.2-2 所示。  装修网格为nM模数系列,采用单线网格和双线网格,或混合应用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保证部件的最少种类和争取最大的互换性。  5.2.2 模数网格的中断区  本条表达了结构网格与装修网格的兼容性。在同一住宅建筑中可以同时应用不同的模数网格,不同网格间存在着模数网格的中断区(亦称间隔)。网格的中断区可以是模数的,也可以是非模数的。当网格间隔是模数尺寸时,实际上不同模数的网格合二为一,或者是单线网格,或者是双线网格(注图5.2.2-1)。  应用模数网格时,非模数中断区常用在结构部件厚度为非模数尺寸的情况下。                     为使支承结构部件具有互换性,可以将非模数中断区设置在墙体部件的内部(注图5.2.2-2)。                   5.3 模数空间和非模数空间  5.3.1 模数空间的设置  模数空间和非模数空间常常存在于同一个住宅建筑中。在设置模数空间的位置时,应留出需要装配下一道部件的模数空间。当部件需要装配到非模数空间时,则应留出技术尺寸空间,以便作特殊技术处理。  5.3.2 为下道工序预留空间原则  为下道工序预留空间的原则是住宅建筑模数协调的原则规定。  5.3.3 厨房卫生间的模数空间  厨房和卫生间是住宅建筑中重要的模数空间,除设备模数协调尺寸外,装修部件(如墙砖、地砖)也应符合模数尺寸的要求。  管道接口是技术关键,其设置位置、接口部件和管道尺寸,均应按照模数尺寸的要求设计,实现装配化生产。  5.3.4 非模数空间的处理  当对应的网格中断区数量不一致时,其非模数空间应处理在不影响模数化部件安装的空间内。  5.4 垂直方向的网格与中断区  5.4.1 技术占用空间  由于楼板厚度的因素,非模数间隔有时被认为就是楼板的厚度。有时候,也可将楼板厚度包容在一个或几个模数网格之内,楼板厚度所占的空间为非模数空间,而网格内余下的空间为装配空间(或称技术占用空间)。  占用空间(occupied space)指安装后的部件或组合件被完全包裹在基准面(或技术尺寸)内的最小空间空间。尺寸可以是模数的,也可以是非模数的(注图5.4.1-1)。                     可用空间(usables pace)指由部件或组合件所限定的自由空间,其他部件可安插其内。这个空间可以是模数的,也可以是非模数的(注图5.4.1-2)。                 5.4.3 楼层高度及基准面  楼层高度的模数尺寸增量为1M,为保证分隔部件长度方向的模数尺寸,设定模数楼板高度,其中包括楼板厚度和技术占用空间。安装中应采用技术方法处理技术占用空间。  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和对分隔功能的需求,既可选择结构层面作为基准面,也可选择装修层面作为基准面,但取得的可改性和灵活性是不同的。  为安装分隔部件,框架结构中的梁高尺寸也应作模数高度处理。  安装基准面在结构面上的部件通常为可拆改,但不可灵活移动的部件,它的互换性受到限制。 而将安装基准面定在装修面上的部件,拆装方便,有较好的互换性。  5.5 装修面的定位  5.5.1 装修面的厚度  装修面的厚度因材料的选择、工艺和结构部件的施工误差而难以控制。把装修面的厚度控制在结构部件的厚度内,有利于保证装配空间的模数化。施工误差可根据需要进行纠正性施工。装修面的厚度应事先考虑,以决定分隔部件(如轻质隔墙部件)的基准面的设置。  5.5.2 外墙保温层的厚度  外墙的保温层是墙体功能的一部分,地区不同保温层厚度也不一样,设计外墙厚度时应预先做出假定尺寸。  外墙的安装基准面,可采取界面定位,也可设在外墙部件的内部。  6 模数协调的应用  6.1 模数协调的内容  6.1.1 模数协调的基本内容  模数协调的基本内容:  (a)根据不同场合应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或分模数。采用扩大模数能有效的减少定位坐标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坐标尺寸数量的方法是采用优先扩大模数制定的通用模数系列,该方法适用于组合件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尺寸等于该组合件所组成的部件的尺寸。  (b)用定位坐标系列确定住宅部件或组合件的坐标空间及网格中断区。  (c)住宅建筑部件或组合件在定位坐标系列中的定位规则。  (d)确定住宅部件或组合件实际尺寸和制造尺寸的规则。  (e)确定住宅建筑部件或组合件的优先尺寸和住宅建筑及功能部位平面布局控制尺寸的规则。  6.2 模数网格的设置  6.2.1 模数网格的设置  在整个住宅建筑中,模数网格宜保持连续性,主体结构、部件及组合件的位置和相应的模数尺寸清晰有序。在设计某一个局部平面时,需要采用几个模数网格。此时需要把不同的网格(如结构网格和装修网格),向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位移。在某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中断模数网格,以适应装修网格的设置,模数网格中断区也可以是非模数的(注图6.2.1)。               6.3 主体结构的定位  6.3.1 主体结构的定位方法  当主体结构定位优先考虑结构部件或组合件的尺寸组合时,定位和安装应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当需要优先考虑主体结构以外的部件和组合件的尺寸组合时,定位和安装应采用界面(或制作面)定位法,同时,主体结构部件和组合件应作相应的模数化处理。  采用中心线定位法时,主体结构内侧间距一般为非模数尺寸;采用界面定位法时,主体结构内侧间距可为模数尺寸。  主体结构有框架结构、墙板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与其他部件相比,最大差别是精度差,且属于先期施工部件。  对主体结构的控制,依结构型式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于误差大的关系,主体结构的控制面应以基准面控制为准,以保障内侧尺寸。制作面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依施工误差大小而定,包括主体结构表面、倾斜、弯曲和表面凹凸的误差。  结构部件和组合件的模数化处理,包括主体结构厚度符合模数尺寸,水平支承部件搭接长度符合模数尺寸,非模数中断区的构造处理等(注图6.3.1)。  6.3.2 中心线定位法和界面定位法的统一
上一篇: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绿色建材企业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