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毡瓦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 标志、贮存与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箔面油毡。 2 引用标准 GB326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油纸 GB32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3 定义 铝箔面油毡系采用玻纤毡为胎基。浸涂氧化沥青。在其上表面用压纹铝箔贴面。底 面撤以颗粒矿物材料或覆盖聚乙烯(PE)膜所制成的一种具有热反射和装饰功能的防 水卷材。 4 产品分类 4.1 等级 产品按物理性能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 4.2 规格 铝箔面油毡按标称卷重量分为30、40两种标号。 4.3 规格 4.3.1 幅宽 油毡幅宽为1000mm。 4.3.2 厚度 30叼铝箔面油毡的厚度不小于2.4mm;40号铝箔面油毡的厚度不小于3.2mm。 4.4 标记 4.4.1 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产品名称、标号、质量等级、本标准号。 4.4.2 标记示例 优等品30号铝箔面油毡标记为: 铝箔面油毡 30A JC 504 4.5 用途 30号铝箔面油毡适用于多层防水工程的面层;40号铝箔面油毡适用于单层或多层防 水工程的面层。 5 技术要求 5.1 卷重 油毡卷重应符合表1的规定。 标 号 30 40 标称重量 30 40 最低重量 28.5 38.0 5.2 面积 油毡每卷面积10±0.1m2。 5.3 外观 5.3.1 成卷油毡应卷紧、卷齐、卷筒两端厚度差不得超过5mm。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 10mm。 5.3.2 成卷油毡在环境温度为10 ̄45℃时应易于展开。不得有距卷芯1000mm外。长度在 10mm以上的裂纹。 5.3.3 铝箔与涂盖材料应粘结牢固,不允许有分层、气泡现象。 5.3.4 铝箔表面应洁净。花纹整齐。不得有污迹、折皱、裂纹等缺陷。 5.3.5 在油毡巾铝箔一面上留一条宽50 ̄100mm无铝箔的搭接边,在搭接边上撒以细颗料 隔离材料或用0.005mm厚聚乙烯薄膜覆面。聚乙烯膜应粘结紧密。不得有错位或脱落现象。 5.3.6 每卷油毡接头不应超过一处,其中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250mm。接头处应裁切整 齐,并加150mm备作搭接。 5.4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项目等级标号 30 40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可溶物含量,g/m2 1600 1550 1500 2100 2050 2000 不小于 拉力,N,纵横均 500 450 400 550 500 450 不小于 断裂延伸率,% 2 纵横均不小于 柔度,℃,不高于 0 5 10 0 5 10 绕r=35mm圆弧,无裂纹 绕r=35mm圆弧,无裂纹 耐热度,℃ 80±2℃受热2h淫盖层应无滑动 分层 50±2℃ 7d无分层现象 6 试验方法 6.1 卷重、面积、外观质量检查按GB326附录A进行。 6.2 厚度按本标准附录B进行。 6.3 物理性能按本标准附录A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项目 7.1.1 出厂检验:卷重、面积、外观、厚度、拉力、断裂延伸率、耐热度、柔度,若要 求增加其它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商定。 7.1.2 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的全部检验项目,正常生产时分层试验每三月或50万平方米 进行一镒,可溶物含量每月或20万平方米检验一次。 7.2 产品组批 以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等级的产品每1000捆为一批,不足1000捆者也按一批 验收。 7.3 判定规则 7.3.1 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根据产品数量提取如下数量样品。进行重量、面积、厚度外观质量 检查。 250卷以内 2卷 251至500卷 3卷 501卷1000卷 4卷 7.3.2 卷重 在每批产品中抽取7.3.1规定的卷数进行检查,全部达到规定重量时,即卷重合格。 若发现有低于规定指标时,应在该批产品中再抽同样数量产品复查。全部达到指标时亦 为卷重合格。若仍有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重量不合格。 7.3.3 面积、厚度和外观 重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开卷检查。全部指标达到要求时,即为面积、厚度、外观合 格。若其中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应在受检产品中再抽取同样数量产品复查,全部达到要 求时,即为面积、厚度、外观合格。若仍未达到要求时,判该批产品面积、厚度、外观 不合格。 7.3.4 物理性能 7.3.4.1 抽样:在重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取重量接近标称重量的外观、面积合格的 无接头的一卷作物理性能试样。若此卷不符合抽样条件时,可取次接近标称重量的一卷, 但要作详细记录。 7.3.4.2 可溶物含量、拉力、断裂延伸率,各项三个试件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达到规 定指标时即判该项合格。 7.3.4.3 耐热度:三个试件分别达到规定指标、即判该项合格。 7.3.4.4 柔度,六个试件至少有五个试件达到规定指标。方可判该项合格。 7.3.4.5 分层,二个试件均无分层现象。即判该项合格。 7.3.4.6 判定,检验结果符合各项牧师性能指标时,该批产品为物理性能合格。若有一 项不符指标要求,应在该批产品中任取二卷重量合格的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指标时,该 产品亦为物理性能合格。若复验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产品物理性能不合格。 7.3.5 总判定 卷重、面积、厚度、外观合格、出厂检验的物理性能各项目全部达到相应等级指标 规定时,判该产品为相应等级产品。 7.3.6 仲裁 如供需双方验收产品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共同委托有关检测中心进行仲裁试验。 7.4 出厂要求 产品出厂时,生产厂需将该批产品出厂检验结果或合格证提供用户。 8 包装与标志 8.1 按GB326第9章执行。 8.2 包装上应标明产品标记。 9 贮存与运输 按GB326第10章执行。 附录A 铝箔面油毡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补充件) A1 总则 A1.1 试验条件 按GB328.1第2章执行。 A1.2 试样 A1.2.1 将取样的一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截取长度为500mm的全幅 卷材试样二块。一块作物理性能检验试件用。另一块备用。 A1.2.2 按图A1所示的部位及表A1规定的尺寸和数量切取试件。 试件尺寸和数量表 表A1 试件项目 试件部件 试件尺寸(mm) 数量 可溶物含量 A 100×100 3 拉力及断裂 纵 B 250×50 3 延伸率 横 C 250×50 3 100×100 3 耐热度 D 100×50 3 柔度 E 200×50 6 分层 F 100×50 2 A1.3 试验结果与评定 按GB328.1第4章执行。 A2 可溶物含量 A2.1 溶剂 工业纯或化学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或三氯乙烯。 A2.2 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01g或0.0001g。 萃取器:500mL索氏萃取器。 加热器:电炉或水浴(具有电热或蒸汽加热装置)。 干燥箱:具有恒温控制装置。 毛刷:细软毛刷或笔。 称量瓶或表面皿。 镀镍钳或镊子。 干燥器:φ250 ̄300mm。 金属支架或夹子。 软质胶管。 滤纸:直径不小于150mm。 裁纸刀及棉线。 A2.3 试件准备 按A1.2.2切取的三块试件(A)轻轻刷净,以除掉松散的隔离布材料,分别称量,得 出卷材单位面积质量。 A2.4 测定步骤 A2.4.1 称量后的三块试件分别用滤纸包好并用棉线捆扎,三块试件连滤纸一起进行称量 (G)。 A2.4.2 将滤纸包置于萃取器中,用规定的溶剂(溶剂量为烧瓶容量的1/2 ̄2/3)进行加 热萃取,直到回流的溶剂无色为止,取出滤纸包,使吸附的溶剂先行蒸发,放入预热至 105 ̄110℃的干燥箱中干燥1h,再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A2.4.3 将冷却至室温的滤纸包放在已称量的称量盒或表面皿中一起称量,减去称量盒重 量,即为试件萃取后的滤纸包重(P)。 A2.4.4 可溶物含量按下式(A1)计算。 A=(G-P)×100/3 A1 式中 A——可溶物含量,g/m2; G——萃取前滤纸包重,g; P——萃取后滤纸包重,g; A3 拉力及断裂延伸率 A3.1 试验仪器及材料 拉伸试验机:所用的拉伸试验机必须能同时测定拉力与延伸率,测力范围不小于 2000N,最小读数为5N伸长范围应能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其夹具夹持宽度应不小于 50mm。 A3.2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25±2℃ A3.3 试件准备 将按A1.2.2切取的三块试件(B和C)置于试验温度下干燥,不小于1h。 A3.4 试验步骤 A3.4.1 校准拉伸试验机 A3.4.2 选择好合适的量程和记录仪坐标纸牵引速度。 A3.4.3 将处理的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为180mm。拉伸 速度为50mm/min。 A3.4.4 先启动记录仪,随后启动拉伸试验机,至受拉试件被拉断为止。 A3.5 试验结果及处理 A3.5.1 拉力值为数字显示仪的最大值或记录曲线的应力坐标的最高值,取三块试件的 平均值为结果。 A3.5.2 断裂时的延伸值可根据记录曲线、应变坐标的长度、坐标纸牵引速度及拉伸试 验机的拉伸速度求得。 A3.5.3 断裂延伸率按下式A2计算: ΔL εR=───×100 (A2) 180 式中 εR——断裂延伸率,%; ΔL——断裂时的延伸值,mm; 180——上下夹具之间的距离,mm。 A3.5.4 当试件断裂处与夹具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时,该试件试验结果无效,应在备用试 样上另行切取试件,重新试验。以三块试件的平均值为结果。 A4 柔度 A4.1 试验仪器与材料 恒温水槽或保温瓶。 温度计:0 ̄50℃ 精确度0.5℃。 柔度弯曲器:r=35mm的金属或硬木质弯板(见图A2)。 A4.2 试件准备 按A1.2.2切取的六块试件和弯板同时放在柔度指标规定温度的液体中。 A4.3 试验步骤 A4.3.1 试件和弯板经30min浸泡后,自液体中取出,立即沿弯板用手在约3s的时间内按 均衡速度弯曲成180°。 A4.3.2 六块试件中,三块试件的下表面及另外三块试件的上表面与弯板面接触。 A4.4 试验结果 用肉眼观察试件表面有无裂纹。 A5 耐热度 按A1.2.2切取三块试样(D),再按GB328.5方法进行试验。 A6 分层 A6.1 试验仪器及工具 超级恒温器或电热恒温烘箱。 水槽:直径不小于250mm,深度不小于80mm。 试件架 A6.2 试验步骤 A6.2.1 将水槽中的水在超级恒温器或电热恒温粉箱保温稳定在50±2℃,放好试件架。 A6.2.2 按A1.2.2切取的二块试件(F)置于试件架上,保证试件全部浸入水中,水面 应高于试件上端10mm以上,浸泡7d。 A6.3 试验结果 用肉眼观察试件切面是否出现分层。 附录B 油毡厚度的检测方法 (补充件) B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毡厚度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箔油毡和允许采用本方法的其他防水卷材的检测。 B2 检测仪器 厚度计:分度值为0.1mm,测点接触面积为2±0.005cm2,单位面积(cm2)压力为 00.1MPa。 B3 检测方法 沿油毡切割边由距自然边100mm处起,每隔200mm测一点,共测五点,五次算术平均 值作该卷油毡的厚度。 B4 结果评定 以抽样卷数的油毡厚度平均结果作为油毡厚度值。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防水公司苏州研究设计所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市油毡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有华、李严明、陈传松、朱本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