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适用于输水及煤气管道用的梯唇型橡胶圈接口连续铸铁直管(以下简称铸铁管)。铸铁管的使用应参照有关管道设计、施工规范。1 分级铸铁管按其壁厚分LA、A和B三级。若需LA或B级壁厚时,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2 尺寸、外形、重量2.1 尺寸和形状2.1.1 铸铁管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图1(略)和表1的规定。表1公称直径D1mm 外径 D2mm 壁厚T,mm承口尺寸mm 重量,kg有效长度L,mm橡胶圈工作直径D0,mm 承口凸部 直部1m50006000总重量,kgLA级A级B级D3D4D5ACPFRLA级A级B级LA级A级B级LA级A级B级7593.09.09.09.0115.0101169.036149070256.6917.117.117.1929292109109109116.0100118.09.09.09.0140.0126194.036149570258.2822.1922.1922.19119119119141141141141.0150169.09.09.210.0191.0177245.03614100702511.4232.5733.2535.79174178191207211227193.02002209.210.111.0242.0228300.03815100712615.4643.8747.9552.00235255275279308327244.5250271.610.011.012.0293.6279.6375.63815105732619.8959.1764.8470.46316344372375409443297.0300322.810.811.913.0344.8330.8410.83816105752724.3976.2283.6991.10405443480482527571348.5400425.612.513.815.0447.6433.6519.64018110782936.45116.8128.54139.31620679733737808872452.0500528.014.215.617.0550.0536628.64019115823050.14165.03180.81196.50875954103310401351229556.0600630.815.817.419.0652.8638.6736.84220120843165.00219.79241.42262.931165273138013845141643659.5注:①计算重量时,铸铁密度采用7.2。②总重量=承口部重量 直部重量。计算结果,按数字修约规则,保留整数。③胶圈工作直径D0=1.01D3(计算结果取整到0.5)mm。2.1.2 铸铁管的定尺长度应符合表1中有效长度的规定。供应短尺重量应不大于订货量的10%(不包括切取试样的管子)。其允许缩短长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同一批订货、同一口径管子、只能供应一种定尺。 表2定尺长度允许缩短长度40005001000——5000、60005001000150020002.2 外形2.2.1 铸铁管的弯曲度不得大于1.8L。注:L代表管的有效长度的米数。2.2.2 铸铁管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2.3 尺寸偏差2.3.1 插口外径和承口内径允许偏差为±3mm。2.3.2 承口深度(ρ)允许偏差为±5mm。2.3.3 壁厚偏差管体壁厚允许负偏差:1±0.05T,mm。承口壁厚允许负偏差:1±0.05T,mm。2.3.4 长度偏差铸铁管长度允许偏差为±20mm。2.3.5 插口端的坡口长度允许偏差为-5mm。高度:T1≥4mm, T2≥3mm。2.4 重量及其偏差铸铁管按理论重量交货。切取试样的铸铁管按完整长度验收。铸铁管重量允许负偏差为5%。3 技术要求3.1 化学成分铸铁管的磷含量不得大于0.30%,硫含量不得大于0.10%。3.2 力学性能3.2.1 管环抗弯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公称口径,mm管环抗弯强度,N/mm2φ≤300φ350~φ700 φ≥800 ≥335≥275≥2353.2.2 板条抗拉强度不小于140N/mm2。3.2.3 表面硬度不得大于HB 210。3.3 工艺性能3.3.1 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公称口径mm 试验压力,N/mm2LAAB≤450≥500 1.961.47 2.451.96 2.942.45 3.3.2 气密性试验煤气管道铸铁管,应在合同中注明,做气密性试验,试验的气压为0.29N/mm2。3.4 材质铸铁管应为灰口铸铁,组织致密,易于切削、钻孔。3.5 表面质量3.5.1 铸铁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冷隔、裂缝、错位等妨碍使用的明显缺陷。凡是使壁厚减薄的各种局部缺陷,其深度不得超过(2 0.05T)mm。3.5.2 承口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的工作面,应当光滑平整,轮廓清晰,允许有不影响密封性能的铸造缺陷存在。3.5.3 管体局部的轻微铸造缺陷可以修补,修补后应不影响铸铁管的使用性能,并按本标准重新检查和加大15%压力的水压试验。3.6 涂覆3.6.1 管体外表面可涂沥青或其他防腐材料,若要求用水泥砂浆衬里或内表面涂沥青时,由供需双方商定。3.6.2 内表面涂料应不溶于水,不得使水产生异味。有害杂质会计师应符合卫生部钦用水的有关规定。3.6.3 涂前,管体表面应光洁、无铁锈、铁片及杂物。3.6.4 涂后,涂层表面光洁、均匀、粘附牢固。不得因气温变化而发生异常。4 试验方法4.1 铸铁管尺寸和形状,应用具有1/10mm精度的卡尺、样板或其他量具进行测量。4.2 铸铁管表面质量和涂覆质量用肉眼进行检查。4.3 化学分析按GB 223.1~223.8—81、GB 223.9~223.24—8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4.4 管环抗弯强度试验,应在表面质量合格的铸管插口端取样。 试样尺寸:公称口径小于和等于350mm的铸铁管,管环宽度为公称直径的一半,公称口径大于或等400mm的铸铁管,管环宽度为200mm。 试验时,将试样放在硬木垫块上,用试验机进行试验。如图2(略)所示,在不影响试验结果的前提下,可不垫两点支撑块。 公称口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a为13; 公称口径350~600mm时,a为25mm。 管环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式中:ρ——管环抗弯强度,N/mm2; W——压损载荷,N; d——管环平均直径,mm; t——壁厚,mm; b——管环宽度,mm。4.5 管条拉力试验 在直管管体上取纵向试样。拉伸试验按GB 228—87《金属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试样尺寸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mm公称口径D1试样宽度试样长度75~15010300200~40015300>40020300注:抗拉强度值按实际壁厚尺寸计算。4.6 硬度试验按GB 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法》的规定进行。4.7 水压试验应按在涂覆前进行。当达到规定的压力时,稳压时间不小于30s,此时不得出现渗漏。4.8 气密性试验应在水压试验合格的管子上,并在涂覆之前进行。铸铁管在水中稳压时间不少于30s,不得出现漏气。5 检验规则5.1 检查和验收 铸铁管的检查和验收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5.2 组批规则 铸铁管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公称口径、同一管壁厚度、同一定尺长度及同一化学分析结果的铸铁管组成。5.3 取样数量5.3.1 铸铁管的尺寸、表面质量、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和涂覆质量应逐根进行检查。5.3.2 化学分析每班(8h内)应取两个试样,但在改变炉料时,必须取样进行化学分析。5.3.3 管环抗弯强度试验和硬度在同一炉铁水浇注,的各种铸铁管中,每班(8h)生产小于或等于50根时取一次样,超过50根时取两次样(间隔4h,大管、小管和呈次)。5.3.4 管条拉力强度试验,每月对当月生产的各种规格管至少选取一根进行试验。5.3.5 铸铁管重量应进行抽查5.4 复验和判定规则 管环抗弯强度和硬度检验结果,若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则该根管报废。此时制造厂可另取双倍数量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铸铁管报废。此时制造厂可逐根提交验收。 化学成分不合格,可在该试样所代表的铸铁管管体上取复验样,若复验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铸铁管应予报废。6 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6.1 铸铁管应在承口端铸出制造厂名称、商标、材质、接口形式及制造日期。6.2 公称口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铸铁管应在插口端的坡口以内40mm处缠紧草绳,草绳宽芳不小于100mm,高度不小于12mm。 公称口径小于200mm的铸铁管可成捆装车,每捆重量不超过3t。 车船联运或长途运输,装卸次数多时,可在插口端套上橡胶圈或塑料圈,其宽度不小于50mm,高度不小于15mm。6.3 每批铸铁管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上注明以下内容:a. 制造厂名称;b. 产品名称、用途、规格、厚度级别;c. 试水压力;d. 试气压力;e. 每批数量;f. 本标准编号;g. 本标准要求的各项分析检验结果。7 运输和贮存7.1 铸铁管在搬运过程中防止碰伤摔坏。7.2 铸铁管装车,管体伸出车体外部分不得超过管子长度的四分之。7.3 贮存的铸铁管的地面应松软平坦,硬地面应垫好木块。7.4 管垛的每层铸铁管应将承口、插口相间平放,并用木块垫好,上下相邻的两层铸铁管方向成90°。7.5 管垛高度不得超过3m,垛旁应设支柱,防止管子滚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