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纺织玻璃纤维 连续纤维和定长纤维纱平均直径的测定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T 7690.5-89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标准正文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888-1979《纺织玻璃纤维 连续纤维和定长纤维 纱平均直径的测定 横截面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定长玻璃纤维纱中的纤维,或连续纤维纱中的单丝的平均直径 (实际直径的平均值)的横截面法。 注:非仲裁试验时可采用纵向法,具体内容见附录A(补充件)。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玻璃纤维纱及其制品。 不得将平均直径误认为公称直径,公称直径是用来命名纺织玻璃纤维纱所规定的 直径,其值近似等于单丝或纤维实际直径的平均值,以微米表示,数值修约为整数。 2 引用标准 GB 5434 纺织玻璃纤维术语及定义 3 原理 用显微镜的目镜测微计,观测包裹在深色不透明填质材料中纱线的横截面,并测 定纱线中一定数量的纤维或单丝的直径。 4 材料与设备 4.1 切片板,由厚度约为1mm的金属板制成,带有能构成直径为1.2mm圆孔的滑块 (见图1)。 4.2 三角座1],用硬木制成(见图2)。 4.3 深色的羊毛条2]或粘胶纤维纱。 4.4 锋利的刀片。 4.5 显微镜,装有螺旋式测微目镜,测微鼓轮的分度值约为0.2μm3],放大倍数 为500倍左右。 4.6 0.01mm分划尺4]。 采用说明: 1] 增加设备三角座及示意图。 2] 增加深色羊毛条为填质材料。 3] ISO 1888-1979提出显微镜光学系统的灵敏度应达到0.1μm。 4] 增加设备0.01mm分划尺。 5 操作步骤 5.1 切片 拉开切片板的滑块,将切片板垂直地插入三角座的缝隙中。 用足够量的羊毛或粘胶纤维包裹玻璃纤维纱,将此混合纱束放入切片板的圆孔 中,推上滑块,使纱束结构密实。 用刀片沿切片板二面整齐地切断混合纱束,断面要齐平。 5.2 纱束定位 将切片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先用显微镜的低倍数(如150倍左右)寻找目标,然后用高倍数(500倍 左右)把待测的纤维纱束调入视野中心,使纤维纱束的圆截面置于测微计的标尺下。 调节显微镜的微调螺旋,使玻璃纤维或单丝显示出明亮和清晰的圆面。 调节照明灯光,在保持便于读数的足够亮度下,使每一个圆面周围的光漫射减 到最少。 5.3 测量1] 转动目镜,使测微计标尺平行于载物台的横向,测量呈现在测微计标尺下的纤维 或单丝的截面直径。 如在载物台一次横向移动的视野内不能进行25根纤维或单丝的测量,再横向或 纵向移动载物台,继续进行测量,直至获得25根的测量值。必须避免对同一根纤维 或单丝重复测量。 记录刻度读数值,估读到半个分度值,此值相当于每一根纤维或单丝的直径。 6 结果表示 计算25根纤维或单丝的直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至0.1μm,此值为构成 该纱线的纤维或单丝的平均直径,并计算这25次测量值的标准差。 7 测试报告2] 测试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试验方法; b.样品名称、批号和平源; c.试验结果,包括构成该纱线的纤维或单丝的平均直径和25次测量值的标准差; d.试验人员、日期及其他。 采用说明: 1] ISO 1888-1979指出:对出现在测微计标尺下的纤维或单丝,如果不可能进行 25次测量,则沿另一根横截轴重新开始测量。 2] 测试报告内容增加了两项:b.样品名称、批号和来源;d.试验人员、日期及 其他。 附录A 纵向法 (补充件) A1 主要设备 显微镜,装有测微目镜,放大倍数为500倍左右。 A2 操作方法 从测定浸润剂含量时经过灼烧的全部玻璃纤维纱中任取一束,截取长度10 ̄15mm, 放在载玻片上,用针把纤维分散开,将其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借助测微目镜测量25 根纤维或单丝的直径。 A3 结果表示 计算25根纤维或单丝的直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至0.1μm,此值为构成该 一的纤维的平均直径,并计算这25次测量值的标准差。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广东省建材工业科研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伍杏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