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材标准

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

时间:2011-02-23 20:22:06  来源:中国标准网  作者:不详
  标准名称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 1454-88标准发布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夹层结构侧压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
标准名称夹层结构侧压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准号GB 1454-88标准发布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正文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夹层结构侧压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夹层结构及其面板的侧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注:夹层结构由面板(蒙皮)与轻质芯材组成,芯材形式通常有蜂窝、波纹和泡沫。面板与 芯材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2 引用标准 GB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术语 侧压:平行于夹层结构面板方向的压缩。 4 试样 4.1 试样形状及尺寸见图1,厚度h与夹层结构制品厚度相同。试样的两块面板材料、厚度应 相同。 4.1.1 对于硬质泡沫塑料、轻木等连续芯子,试样宽度b为60mm。 4.1.2 对于蜂窝、波纹等格子型芯子,试样宽度为60mm,或至少应包含4个完整的格子。 4.1.3 试样无支承高度H应不大于厚度h的10倍。一般采用下列比例: h:b:H=1:4:6 4.1.4 试样总高度H’=H 2d,支承高度d为10~20mm。 4.1.5 当夹层结构制品厚度未定时,芯子厚度hc取15mm,面板厚度tf取0.5~1.0mm。 4.2 试样两受载端面应光滑无毛刺、相互平行,其平行度公差应为0.1mm,且应与面板平面及 侧面垂直,垂直度公差应为0.2mm。 4.3 对于正交各向异性的夹层结构,试样分纵向和横向两种。 4.4 试样数量按GB 1446第2章规定。 5 试验条件 5.1 试验环境条件按GB 1446第3章规定。 5.2 试验设备按GB 1446第5章规定。 5.3 侧压端部支承夹具见图2,分扁平和圆形两种。 5.4 加载速度为1~2mm/min。测弹性模量时,允许手动加动。 6 试验步骤 6.1 试样制备按GB 1446第1章规定。 注:试样两端部可用凝固性填料加固。 6.2 试样外观检查按GB 1446第2章规定。 6.3 试样状态调节按GB 1446第3章规定。 6.4 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任意三处的宽度、厚度,取算术平均值。面板厚度取名义厚 度或取同一批试样的平均厚度。测量精度按GB 1446第4章规定。 6.5 将试样两端装在支承夹具中,轻旋上螺丝至使试样不致落下,试样安装见图3,然后放在试 验机的球形支座上,注意对中,调整试验机零点。 6.6 测定侧压强度时,调整球形支座,使试样中面受压,然后均匀连续加载直至破坏,观察并记 录破坏形式。 6.7 测定侧压模量和泊松比时,在试样未支承部位两侧对称地装上变形计,然后放在试验机上 、下压头之间,调整球形支座,施加初载(破坏载荷的5%),调整变形计的零点,再加一定载荷( 破坏载荷的15%~20%),检查仪表读数,若不对称,重新调整球形支座,待试样两侧变形计读数 基本一致后,卸至初载。然后以破坏载荷的5%为级差,按规定破坏。如有自动记录仪表,可以 连续加载。 6.8 有明显内部缺陷或端部挤压坏的试样,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作试验。 7 计算 7.1 夹层结构侧压强度按式(1)计算: σb=Pb/b.h……………………………………………(1) 式中:σb—夹层结构侧压强度,MPa; Pb—破坏载荷,N; b—试样宽度,mm; h—试样厚度,mm。 7.2 夹层结构侧压弹性模量按式(2)计算: E=l.ΔP/b.h.Δl……………………………………(2) 式中:E—夹层结构的侧压弹性模量,MPa; l—变形计的标距,mm; ΔP—载荷变形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值,N; b、h—同式(1): Δl—对应ΔP标距l内的变形增量值,mm。 7.3 面板的侧压强度按式(3)计算: σf=Pb/2b.tf…………………………………………(3) 式中:σf—面板的侧压强度,MPa; Pb、b—同式(1); tf—面板厚度,mm。 7.4 面板的侧压弹性模量按式(4)计算: Ef=l.ΔP/2b.tf.Δl…………………………………(4) 式中:Ef—面板的侧压弹性模量,MPa; ΔP、l、b、Δl—同式(2);tf—同式(3)。 注:σf、Ef的计算公式中略去芯子本身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7.5 泊松比按式(5)计算: μ=l1.Δl2/l2.Δl1……………………………………(5) 式中:μ—夹层结构或面板的泊松比; l1、l2—纵向、横向变形计标距,mm; Δl1、Δl2—对应于ΔP标距l1和l2内的变形增量值,mm。 注:若忽略芯子面板约束时,可认为夹层结构与其面板的泊松比相等。 8 试验结果 按GB 1446第6章规定。 9 试验报告 按GB 1446第7章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航空工业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叔曾、王彬如、周祝林、颜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shear properties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or cores UDC 678.077:620.176 GB 1455-88 代替 GB 1455-78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988-08-25批准 1989-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强度、比例极限和芯子的剪切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夹层结构或芯子的剪切强度、比例极限和芯子的剪切弹性模量。 注:本层结构由面板(蒙皮)与轻质芯材组成,芯材形式通常有蜂窝、波纹和泡沫。面板与 芯材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2 引用标准 GB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试样 3.1 试样形状及尺寸见图1,厚度h与夹层结构制品的厚度相同,长度l大于或等于厚度的12倍 。去掉图1中的面板即为芯子试样。 3.1.1 对于硬质泡沫塑料、轻木等连续芯子,试样宽度b为60mm。 3.1.2 对于蜂窝、波纹等格子型芯子,试样宽度为60mm或至少包含4个完整格子。 3.1.3 当夹层结构制品厚度未定时,试样厚度取12mm,面板厚度tf小于1 mm,长度取150mm。 3.2 对于各向异性的芯子,试样分纵向和横向两种。 3.3 试样数量按GB 1446第2章规定。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环境条件按GB 1446第3章规定。 4.2 试验设备按GB 1446第5章规定。 4.3 剪切试验分拉剪和压剪两种。拉剪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2,压剪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3。 4.3.1 加载金属板的厚度可根据夹层结构的强度而改变,一般建议厚度取15mm。 4.3.2 拉剪时,加载金属板长度比试样长50mm。通过带万向节的拉伸夹具对加载金属板施加 拉伸载荷,使载荷作用线不超过并尽量接近试样的对角线。 4.3.3 压剪时,加载金属板比试样长25mm,加载的一端加工成45°的角,并与有槽的垫块接触, 如图3所示,使载荷作用线不超过并尽量接近试样的对角线。 4.3.4 在加载金属板上预先钻好螺钉孔,以便装置变形计和附件,尽量使变形的固定位置与附 件的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4.4 加载速度为0.5~1 mm/min。 5 试验步骤 5.1 试样制备按GB 1446第1章规定。 5.2 试样外观检查按GB 1446第2章规定。 5.3 试样状态调节按GB 1446第3章规定。 5.4 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任意三处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取算术平均值。面板厚度取 名义厚度或同一批试样的平均厚度。测量精度按GB 1446第4章规定。 5.5 制备试样组合件时,除特殊要求外,将试样和加载金属板的胶接面打磨,用溶剂清洗,然后 把试样粘在两加载金属之间。注意试样与加载金属板的位置,使金属板的不加载端比试样长 出约5 mm。胶接固化温度应为室温或比夹层结构胶接固化温度至少低30℃。 5.6 将变形计及附件装在加载金属板上,如图2和图3所示。 5.7 将夹具和试样组合件装在试验机上,调整试验机载荷零点,然后夹紧下夹具,或对压剪施 加初载,使载荷作用线尽量接近试样的对角线。 5.8 测定剪切强度时,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对试样施加拉力或压力,均匀连续加载直至试样破 坏,读取破坏载荷,观察并记录破坏形式。 5.9 测定剪切弹性模量时,施加初载(破坏载荷的5%),调整仪表,再加一定载荷(破坏载荷的15 %~20%),检查仪表读数,若不对称,调整夹具或球形支座,待试样两侧仪表读数基本一致后,卸 至初载。然后以破坏载荷的5%为级差,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分级加载至破坏载荷的30%~50%, 记录各级载荷和相应的变形值。若需整个载荷—变形资料,则测到破坏为止。如有自动记录 仪表,可以连续加载。 注:若出现载荷示值下降或停顿现象,则以此时的载荷示值作为破坏载荷。 6 计算 6.1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或载荷—变形曲线。 6.2 剪切应力按式(1)计算: τc=P/l.b…………………………………………………(1) 式中:τc—剪切应力,MPa; P—试样上的载荷,N; l—试样长度,mm; b—试样宽度,mm。 当P为破坏载荷时,按式(1)计算的结果为剪切强度。 当P为比例极限载荷时,按式(1)计算的结果为剪切比例极限。 6.3 芯子剪切弹性模量计算如下: 夹层结构试样,按式(2)计算: Gc=(h-2ft)×ΔP/l.b.Δh…………………………………(2) 式中:Gc—芯子剪切弹性模量,MPa; h—试样厚度,mm; tf—面板厚度,mm; ΔP—载荷—变形曲线上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值,N; l、b—同式(1); Δh—对应ΔP的剪切变形增量值,mm。 芯子试样按式(3)计算: Gc=hc.ΔP/l.b.Δhc……………………………………(3) 式中:Gc—同式(2); hc—试样厚度,mm; ΔP—同式(2); l、b—同式(1); Δhc—对应ΔP的芯子剪切变形增量值,mm。 7 试验结果 按GB 1446第6章规定。 8 试验报告 按GB 1446第7章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航空工业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祝林、王彬如、杨云娣、颜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夹层结构变曲性能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flexural properties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UDC 677.077:620.174 GB 1456-88 代替 1456-78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988-08-25批准 1989-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夹层结构弯曲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测定夹层结构承受弯曲时面板的应力和芯子的剪切应力。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夹层结构的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 本标准适用了测定夹层结构面板的弹性模量和芯子的剪切弹性模量。 本标准也适用于测定面板与芯子之间的胶接强度。 注:夹层结构由面板(蒙皮)与轻质芯材组成,芯材形式通常有蜂窝、波纹和泡沫。面板与 芯材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2 引用标准 GB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 1455 夹层结构或芯子剪切性能试验方法 3 试样 3.1 试样上下面板的厚度和材料相同,其横截面为矩形。 3.2 试样厚度h与夹层结构制品厚度相同;当夹层结构制品厚度未定时,为测定芯子的剪切性 能,芯子厚度hc取15,面板厚度tf取0.3~1.0mm。 3.3 试样宽度b应小于跨距的二分之一。 3.3.1 对于硬质泡沫塑料、轻木等连续芯子,试样宽度为60mm。 3.3.2 对于蜂窝、波纹等格子型芯子,试样宽度为60mm或至少包含4个完整格子。 3.4 试样长度为跨距l加40mm或加二分之一厚度,选其中数值大者,跨距根据试验目的而定。 3.4.1 测定芯子剪切强度时,三点弯曲(见图1)的跨距应满足式(1): l≤2〔σf〕/τcb×tf…………………………………(1) 式中:l—跨距,mm; 〔σf〕—面板的拉、压许用应力,MPa; τcb—芯子的剪切强度,MPa; tf—面板厚度,mm。 3.4.2 测定面板强度时,三点弯曲的跨距应满足式(2): l≥2σfb/〔τc〕×tf……………………………………(2) 式中:tf、l—同式(1); σfb—面板强度,MPa; 〔τc〕—芯子的剪切许用应力,MPa。 3.4.3 测定夹层结构弯曲刚度、剪切刚度时,采用三点外伸梁弯曲(见图2),其跨距一般取式( 1)中的等式值外伸臂长度a为跨距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3.4.4 对于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跨距、外伸臂长度等参见附录B。 3.5 对于正交各向异性的夹层结构,试样分纵向和横向两种。 3.6 试样数量按GB 1446第2章规定。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环境条件按GB 1446第3章规定。 4.2 试验设备按GB 1446第5章规定。 4.3 加载压头及支座见图1。加载压头垫块平面部分宽度应满足10≤B≤30mm。支座处加一块 可以自由转动的垫块,平面部分的宽度应满足10≤B’≤20mm。 4.4 加载压头与试样之间应垫上一块硬质橡胶垫片,其宽度略大于压头宽度,厚度为3~5mm。 4.5 加载速度随着试样跨距、厚度及材料性能而改变。一般情况下,测强度时为2~5mm/min, 测刚度时为0.5~2mm/min。 5 试验步骤 5.1 试样制备按GB 1446第1章规定。 5.2 试样外观检查按GB 1446第2章规定。 5.3 试样状态调节按GB 1446第3章规定。 5.4 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跨距内任意三处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平均值。面板厚度取 名义厚度或同一批试样的平均厚度。测量精度按GB 1446第4章规定,对于格子型芯子的夹层 结构试样,记录横截面上格子壁的数目。 5.5 按选定跨距调整支座,跨中安装位移传感器,见图1。测刚度时,按三点外伸梁弯曲方法安 装三只位移传感器,见图2。 5.6 测定强度时,把试样安放在弯曲试验的支座上,加上加载压头,并在压头与试样之间垫上 一块硬质橡胶垫片,调整试验机载荷零点。按选定的加载速度,均匀连续加载直至试样破坏, 读取破坏载荷,观察并记录破坏形式。 5.7 测定刚度时,施加预加载荷(破坏载荷的15%~20%),消除试样与支座间的空隙,卸至初载( 破坏载荷的5%),调整仪表零点,然后以破坏载荷的5%为级差,按规定的加载速度,分级加载至 破坏载荷的30%~50%,记录各级载荷和相应绕度值。若需整个载荷—挠度资料,则应测到破坏 为止。如有自动记录仪表,可以连续加载。 注:① 若出现载荷示值下降或停顿现象,则以此时的载荷示值作为破坏载荷。 ② 芯子的剪切强度和剪切模量按GB 1455测定为宜。 6 计算 6.1 绘制载荷—挠度曲线。 6.2 芯子的剪切应力按式(3)计算: τc=P.K/2b(h-tf)………………………………………(3) 式中:τc—芯子剪切应力,MPa; P—跨中载荷,N; b—试样宽度,mm; tf—同式(1); h—试样厚度,mm; K—无量钢数。 如果K取1,则上式不计及面板承受的剪力,当计及面板承前时,K按式(3a)计算为: K=1-e[-A]……………………………………………(3a) A=l/4tf 6Gc(h-tf)/Ef.tf…………………………(3b) 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 A—无量钢数; l,tf—同式(1); h—同式(3); Ef—面板弹性模量,MPa; Gc—芯子剪切数量,MPa。 当P为破坏载荷,破坏发生在芯子时,则式(3)计算的结果为芯子剪切强度。 当P为破坏载荷,面板与芯子脱胶时,则式(3)计算的结果为胶接剪切强度。 当P为比例极限载荷时,则式(3)计算的结果为芯子剪切比例极限。 6.3 面板应力按式(4)计算: σf=P.l/4b.tf(h-tf) ……………………………………(4) 式中:σf—面板中的拉、压应力,MPa; l、tf—同式(1); P、b、h—同式(3)。 当P为破坏载荷,并且发生面板拉断或压缩皱折等破坏现象时,则式(4)计算的结果为夹 层结构弯曲时的面板强度。 6.4 夹层结构弯曲刚度按式(5)计算: D=l2.a.ΔP/16f1 …………………………………(5) 式中:D—变层结构的弯曲刚度,N.mm2; l—同式(1); a—外伸臂长度,mm; ΔP—载荷—挠度曲线上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值,N; fl—对应ΔP的外伸点的挠度增量值(取左右两点的平均值),mm。 6.5 面板的弹性模量按式(6)计算: Ef=D/J ……………………………………………(6) 式中:Ef—面板弹性模量,MPa; D—同式(5); J—夹层结构惯性矩,mm4。 J=(h3-h[3c])×b/12(1-μ2) ……………………(6a) 或 J=b.tf(h-tf)2/2 ……………………………………(6b) 式中:tf—同式(1); b、h—同式(3); hc—试样芯子厚度,mm; μ—面板的泊松比。 注:式(6a)中已略去芯子的弯曲刚度:式(6b)中已略去芯子和面板本身的弯曲刚度。 6.6 夹层结构的剪切刚度按式(7)计算: U=l.ΔP/4(f-l/3a×f1)…………………………………(7) 式中:U—夹层结构的剪切刚度,N; l—同式(1); a—外伸臂长度,mm; ΔP—同式(5); f—对应ΔP试样跨中的挠度增量值,mm; f1—同式(5)。 6.7 芯子的剪切弹性模量按式(8)计算: Gc=U/b(h-tf)………………………………………(8) 式中:Gc—芯子剪切弹性模量,MPa; b、tf—同式(1); h—同式(3); U—同式(7)。 6.8 蜂窝芯子的蜂壁剪切性能计算参见附录A。 7 试验结果 按GB 1446第6章规定。 8 试验报告 按GB 1446第7章。 附录A 蜂窝芯子的蜂壁剪切性能计算 (补充件) A1 蜂壁剪切应力按式(A1)计算: τs=P/2.n.ts(h-tf)……………………………………(A1) 式中:τs—蜂壁剪切应力,MPa; P—跨中的载荷,N; n—试样横截面上的单层蜂壁数; h—试样厚度,mm; tf—面板厚度,mm; ts—单层蜂壁厚度,mm。 当P为破坏载荷时,按式(A1)计算的结果为蜂壁剪切强度。 A2 蜂壁剪切弹性模量按式(A2)计算:Gs=U/n.ts(h-tf)…………………………………………(A2) 式中:Gs—蜂壁剪切弹性模量,MPa; U—剪切刚度,N; n—同式(A1); ts、h、tf—同式(A1)。 A3 对于其他格子型芯子壁的剪切性能,可以按式(A1)、(A2)原理计算。 附录B 跨距参考表 (参考件) 对于纤维增强塑料等复合材料夹层结构,测芯子剪切强度的短梁跨距,三点外伸梁的跨距和外 伸臂长度,测面板强度的三点弯曲跨距的参考数值列于下表。 跨距参考表 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样厚度 h 6~10 10~20 20~40 短梁测芯子剪切强度 l 100 160 200 三点外伸梁弯曲测刚度 l 120 160 200 a60 80 100 三点弯曲测面板强度 l ≥300 ≥400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面板厚度小于1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航空工业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祝林、王彬如、杨云娣、颜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夹层结构滚筒剥离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climbing drum peel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UDC 678.077:620.17 GB 1457-88 代替 GB 1457-78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1988-08-25批准 1989-06-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夹层结构中面板与芯子间胶接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夹层结构中面板与芯子间胶接的剥离强度。 注:夹层结构由面板(蒙皮)与轻质芯材组成,芯材形式通常有蜂窝、波纹和泡沫。面板与 芯材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2 引用标准 GB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 试样 3.1 试样形状及尺寸见图1,厚度h与夹层结构制品厚度相同;当制品厚度未确定时,可以取20m m,面板厚度tf小于或等于1mm。 3.1.1 对于硬质泡沫塑料、轻木等连续芯子,试样宽度b为60mm。 3.1.2 对于蜂窝、波纹等格子型芯子,试样宽度为60mm,当格子边长或波距较大时(格子边长 大于8mm,波距大于20mm),试样宽度为80mm。 3.2 对于正交各向异性夹层结构,试样分纵向和横向两种。 3.3 湿法成型的试样,还应分上面板和下面板两种。 3.4 用作空白试验的面板试样,其材料、宽度、厚度与相应的夹层结构试样的面板相同。 注:空白试验是指用上升式滚筒对单面板进行试验,以获得克服面板弯曲和滚筒上升所需的抗 力载荷。 3.5 试样数量按GB 1446第2章规定。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环境条件按GB 1446第3章规定。 4.2 试验设备按GB 1446第5章规定。 4.3 上升式滚筒夹具见图2。滚筒直径为100mm,滚筒凸缘直径为125mm,质量不超过3.5kg。 4.4 加载速度为20~30mm/min。 5 试验步骤 5.1 试样制备按GB 1446第1章规定。 当试样厚度小于10mm时,在不受剥离的面板上,粘上厚度大于10mm的木质等加强材料,见图3。 胶接固化温度应为室温或比夹层结构胶接固化温度至少低30℃。 5.2 试样外观检查按GB 1446第2章规定。 5.3 试样状态调节按GB 1446第3章规定。 5.4 将合格试样编号,测量试样任意三处的宽度,取算术平均值。测量精度按GB 1446第4章规 定。 5.5 将试样被剥离面板的一头夹入滚筒夹具上,使试样轴线与滚筒轴线垂直,另一头装在上夹 具中,然后将上夹具与试验机相连接,调整试验机载荷零点。再将下夹具与试验机连接。 5.6 按规定加载速度进行试验。选用下列任意一种方法记录剥离载荷(或抗力载荷)。 5.6.1 使用自动绘图仪记录载荷—剥离距离曲线。 5.6.2 无自动记录装置时,在开始施加载荷约5s后,按一定时间间隔读取载荷,不得少于10个 读数。 5.7 试样被剥离到150~200mm时,便卸载,使滚筒回到未剥离前的初始位置,记录破坏形式。 5.7.1 若面板无损伤,则按5.6条重复进行试验,记录抗力载荷。 5.7.2 若面板有损伤(有明显可见发白和裂纹),应采用空白试验用的面板试样,按5.5条和5.6 条进行空白试验,记录抗力载荷。 6 计算 6.1 用下列任意一种方法求得平均剥离载荷和最小剥离载荷。 6.1.1 从载荷—剥离距离曲线上,找出最小剥离载荷,并用求积仪或作图法求得平均剥离载荷 。 6.1.2 从所记录的载荷读数中,找出最小剥离载荷,并取载荷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平均剥离载 荷。 6.2 根据面板损伤与否选择下列一种方法求得抗力载荷。 6.2.1 由5.7.1所得的载荷—剥离距离曲线或载荷读数中求出。 6.2.2 由5.7.2所得的载荷—剥离距离曲线或载荷读数中求出。 6.3 平均剥离强度按式(1)计算: M=(Pb-P0)(D-d)/2b ………………………………………(1) 式中:M—平均剥离强度,N.mm/mm; Pb—平均剥离载荷,N; P0—抗力载荷,N; D—滚筒凸缘直径,mm; d—滚筒直径,mm; b—试样宽度,mm。 6.4 最小剥离强度按式(2)计算: Mmin=(P[min]-P0)(D-d)/2b………………………………(2) 式中:M[min]—最小剥离强度,N.mm/mm; Pmin—最小剥离载荷,N; P0—同式(1); D、d、b—同式(1)。 7 试验结果 按GB 1446第6章规定。 8 试验报告 按GB 1446第7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建材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航空工业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叔曾、王彬如、周祝林、颜铁〓。
上一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下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绿色建材企业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