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汽车安全玻璃术语标准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标准号JC/T 632-1996标准正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关汽车用安全玻璃的名词术语。 本标准道用于汽车用安全玻璃,也适用于其他道路车辆用安全玻璃。 2 术语 2.1种类 2.1.1安全玻璃safety glass 由无机材料或无机与有机的复合材料所构成的产品。当其受撞击时,不管其是否破坏 ,与普通玻璃比较,能减少对人体伤害的可能性。 2.1.2安全玻璃材料:safety glazing material 由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或由无机和有机材料经组合、处理而成的材料。当其受撞击时,不管其是否破环,与普通玻璃比较,能减少对人体伤害的可能性。 2.1.3复合玻璃。塑料glass-plastic safety glazing material 由一层或多层玻璃与一层或多层塑料材料胶合而成的安全玻璃材料,安装后,其面向乘客的一面为塑料层。 2.1.4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 通过热处理工艺,使其具有良好机械性能,且破碎后的碎片达到安全要求的玻璃。 2.1.5区域钢化玻璃:zone-tempered glass 分区域控制钢化程度的一种钢化前风窗玻璃,一旦破碎后在视区内仍能保证一定的能见度。 2.1.6夹层玻璃 laminated-glass 两层或多层玻璃用一层或多层塑料作为中间层胶合而成的玻璃制品,它包括: 2.1.6.1 A类夹层玻璃laminated-glass A 具有高抗穿透性的夹层玻璃。 2.1.6.2B类夹层玻璃laminated-glass B 对抗穿透性、人头模型试验不作规定的夹层玻璃。 2.1.7电热安全玻璃elecerically-heated safety glass 把电加热元件烧结到玻璃上或采用特殊工艺结合到玻璃上的一种安全玻璃,通电后能起到除雾、除霜的作用。 2.1.8双层中空玻璃double glazed unit 指把两片安全玻璃以均匀间隙分开,永久性地装配在一起的双层玻璃组合件,能起到隔音、隔热作用。 2.1.9防弹玻璃bullet-resisting glass 对枪弹具有特定阻挡能力的特种夹层玻璃。 2.1.10增反射安全玻璃enhanced reflecting safety glazing material 具有折射率大于玻璃本身折射率反射膜的安全玻璃。 2.1.11屏显风窗玻璃(H.U.D.玻璃)head-up display windscreet 利用在风窗视区部分镀膜后,将仪表显示通过一套光学系统反射于正前方的风窗玻璃。 2.1.12无雨刷玻璃 wipeless windscreen 在风窗玻璃的外表面徐覆一层憎水膜,以使雨水无法滞留在玻璃表面。 2.2应用部位 2.2.1前风窗玻璃(前风挡玻璃)windscreen(windshield) 汽车前部用于挡风以及可提供驾驶员清晰视野的安全玻璃。 2.2.2后窗玻璃(后挡玻璃)backlight (backlite); 汽车后部的窗用安全玻璃。 2.2.3侧窗玻璃side window 汽车两侧的窗及门所用的安全玻璃。 2.2.4视区Vision area 前风窗中用于驾驶车辆并满足特殊光学要求的区域。 2.2.5主视区primary vision area 通过驾驶员主视线,位于驾驶员正前方视区中的一部分。 2.3尺寸与形状 2.3.1前风窗玻璃的安装角inclination angle of a windscreen (rake angle) 通过前风窗上下边的直线与垂直线的夹角,该直线与垂直线应包含在纵向对称平面内。 2.3.2展开面积developed area 玻璃展开图的外接最小矩形面积。 2.3.3弯曲度warpage 平型玻璃板的不平直程度,以翘起的高度与边长之比来表示。 2.3.4吻合度curvature tolerance 表示弯型玻璃与检验模具的贴合程度,以玻璃与检验样架的间隙值来表示。 2.3.5拱高height of segment 弯型玻璃的内表面到玻璃侧边所在乎面的最大距离(如图1所示) 2.3.6曲率半径radius of curvature 弯型玻璃内表面弯曲部分所在圆的半径。 2.3.7浅弯shallow bending 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300mm或拱高小于或等于100mm的曲面状态。 2.3.8深弯deep bending 曲率半径小于300mm或拱高大于100mm的曲面状态。 2.3.9单曲面玻璃cylindrically curved glass (single curved glass) 只有一个曲率半径的圆柱形弯型玻璃。 2.3.10复合曲面玻璃complex-curved glass 有2个或2个以上曲率半径的弯型玻璃。 2.4外观质量 2.4.1气泡bubble 玻璃中的气体夹杂物,呈圆形、椭圆形、线状和点状等。 2.4.2划伤scratch 在生产或储运过程中玻璃表面被硬物摩擦所留下的伤痕。 2.4.3线道:string 玻璃上呈现的明显细的线条。 2.4.4波筋wave 玻璃表面呈现出与拉引方向一致的线条。 2.4.5结石stone 玻璃中的固体夹杂物质,有原料、耐火材料、析晶物等,一般为未熔物质或结晶颗粒 。较小的结石称砂粒。 2.4.6节瘤knot 以透明瘤状形态存在于玻璃板中的一种非均态缺陷。 2.4.7发霉weathering 玻璃表面受大气环境侵蚀后的一种风化现象。 2.4.8模具痕迹mold mark 弯型玻璃成型过程中,模具在玻璃表面残留的印痕。 2.4.9挂钩印迹tong mark 钢化玻璃边部的挂具痕迹。 2.4.10钢化彩虹bloom 由于浮法玻璃下表面的锡扩散层在热处理后,表面形成微皱纹,在光照下产生干涉色。 2.4.11应力斑stress pattern (mottled pattern) 在偏光或部分偏光照射条件下,由于内部应力使玻璃产生双折射现象而引起的光学效 应。 2.4.12胶合层气泡boil 在胶合层材料中或玻璃与胶合层之间的气体夹杂物。 2.4.13胶合层杂质interlayer dirt 夹在夹层玻璃中的杂物。 2.4.14绒毛lint 夹层玻璃胶合层中夹杂的织物短纤维。 2.4.15叠差mismatch 夹层时两片玻璃的边部产生错位。 2.4.16脱胶delamination 夹层玻璃中的其中一层或两层玻璃与胶合层产生分离的现象。 2.4.17胶合层变色discoloration 夹层玻璃中的胶合层外观上产生的发黄或乳浊现象。 2.4.18爆边chip 玻璃边缘出现的贝壳状缺损。 2.4.19缺角broken corner 玻璃板上曲率半径不大于5mm的边角部分的缺损。 2.4.20倒圆profiled edge 将玻璃边缘加工成圆弧形的工序。 2.4.21抛光边polished edge 经细加工的玻璃边缘,平滑、透明,其光泽与玻璃表面非常接近。 2.4.22细磨边finely ground edge 经细加工的玻璃边缘,有滑腻感但不透明。 2.4.23粗磨边coursely-ground edge 经粗加工的玻璃边缘,有粗糙感但不会造成割伤。 2.4.24磨边残留shiner 玻璃边部加工后残留的未倒圆或磨边部分。 2.5性能 2.5.1透射比r(透光度)luminous transmittance 通过玻璃材料的可见透射光的光通量Φt与入射光通量中的比值。 τ=Φt/Φ 2.5.2反射比luminous reflectance 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的光通量之比,反射比取决于光源的相对功率分布。 2.5.3楔形wedge 安全玻璃材料两个外表面的不平行程度,它可能是由于材料本身造成,也可能是由于生产工艺造成。 2.5.4 副像secondary image 除明亮的主像以外的虚像,常见于夜间透过玻璃观察一个与周围休境相比非常明亮的物体.如迎面驶来的汽车的前灯。 2.5.5光学偏移optical deviation(angular deviation) 人射光线与通过安全玻璃材料的折射光线间的夹角。 2.5.6给定方向的光畸变optical distortion in a given direction 在安全玻璃材料表面两点M及M’上,所测得的光学偏移α1和α2的代数差δα,通过M和M’的视线垂直间距为给定值δx(见图2) δα=α1-α2即MM’方向的光畸变,并考虑角度的符号。 δX=MC为通过M及M’点与观察方向平行的二平行线间的距离。 2.5.7颜色识别试验identification of colours test 确定通过前风窗安全玻璃是否能看到物体的本色。 2.5.8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visibility-after-fracture test 确定区域钢化玻璃破碎后是否能保留一定的可见度的试验。 2.5.9耐热性试验,resistance-to-high-temperaeure test 确定安全玻璃能否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承受热带温度影响的试验。 2.5.10耐辐照性试验resistance-to-radiation test 确定安全玻璃经一定时间辐照后是否出现明显变色和透射比明显降低的试验。 2.5.11耐湿性试验resistance-to-humidity test 确定安全玻璃是否能经受一定时间大气中湿气作用的试验。 2.5.12耐燃烧性试验resistance-to-fire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在小火焰作用下特性的试验。 2.5.13耐温度变化性试验,resistance-to-temperature-changes test 确定安全玻璃材料能否承受温度变化而不变质的试验。 2.5.14耐烘烤性试验resistance-to-bake test 确定中空玻璃结构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能否承受高温作用的试验。 2.5.15耐摸拟气候试验,resistance-to-simulated-weathering test 确定至少一面为塑料的安全玻璃能否经受模拟气候条件下曝晒的试验。 2.5.16耐化学侵蚀性试验resistance-to-chemicals test 确定内表面为塑料的安全玻璃暴露在化学物质的环境中是否出现明显的品质变化的试验。 2.5.17抗磨性试验resistatace-to-abrasion test 确定安全玻璃是否具有某一最低限度的耐磨耗性能的试验,其值用雾度表示。 2.5.18人头模型试验head-form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在钝物冲击下的最终强度和粘结力的试验。 2.5.19抗穿透性试验resistance-to-penetration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对2260g钢球的抗穿透性能的试验。 2.5.20抗冲击试验ball-impat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受227g钢球冲击时是否具有某一最低限度的强度或粘结力的试验。 2.5.21碎片状态试验fragmentation test 确定安全玻璃破碎时其碎片造成的伤害程度的以验。 2.5.22落箭试验dart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在尖角小钢体的冲击下是否具有一定的最低强度和抗穿透性能的试验。 2.5.23霰弹袋试验;shot-bag test 确定安全玻璃在易变形的大面积物体冲击下是否保持一走的最低强度的试验。 2.6其他 2.6.1制品product 经过生产工序加工后的最终产品。 2.6.2试验片test piece 与制品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或从制品上直接切取的尺寸形状符合要求的样片。 2.6.3试样specimens 用作试验的安全玻璃制品或试验片。 2.6.4装饰边(黑边)abscuratiora band 安全玻璃边缘上烧结一定宽度的黑色釉料,以起到装饰及遮盖作用。 2.6.5遮阳带shadeband 前风窗玻璃上方具有一定宽度的色带,能够减少阳光对驾驶员产生的眩光影响。 汉语拼音索引 A A类夹层玻璃…………………2.1.6.1 安全玻璃……………………2.1.1 安全玻璃材料………………………………2.1.2 B B类夹层玻璃……………………………2.1.6.2 爆边………………………………………2.4.18 波筋…………………………………………2.4.4 C 侧窗玻璃……………………………………2.2.3 粗磨边……………………………………2.4.23 D 单曲面玻璃…………………………………2.33 倒圆…………………………………2.4.20 电热安全玻璃………………………………2.1.7 叠差………………………………………2.4.15 F 反射比…………………………………·2.5.2 发霉…………………………………………2.4.7 复合玻璃一塑料……………………………2.1.3 复合曲面玻璃……………………………2.3.10 副像…………………………………………2.5.4 G 钢化玻璃……………………………………2.1.4 钢化彩虹…………………………………2.4.10 给定方向的光畸变…………………………2.5.6 拱高…………………………………………2.3.5 挂钩印迹……………………………………2.4.9 光学偏移……………………………………2.5.5 H 后窗玻璃(后挡玻璃)………………………2.2.2 划伤…………………………………………2.4.2 J 夹层玻璃…………………………2.1.6 胶合层变色………………………………2.4.17 胶合层气泡………………………………2.4.12 胶合层杂质………………………………2.4.13 节瘤…………………………………………2.4.6 结石…………………………………………2.4.5 K 抗冲击试验………………………………2.5.20 抗穿透性试验……………………………2.5.19 抗磨性试验………………………………2.5.17 L 落箭试验…………………………………2.5.22 M 模具痕迹……………………………………2.4.8 磨边残留…………………………………2.4.24 N 耐辐照性试验…………………………2.5.10 耐化学侵蚀性试验………………………2.5.16 耐模拟气候试验…………………………2.5.15 耐烘烤性试验……………………………2.5.14 耐燃烧性试验……………………………2.5.12 耐热性试验…………………………………2.5.9 耐湿性试验………………………………2.5.11 耐温度变化性试验………………………2.5.13 P 抛光边……………………………………2.4.21 屏显风窗玻璃……………………………2.1.11 破碎后的能见度试验………………………2.5.8 Q 气泡…………………………………………2.4.1 前风窗玻璃(前风挡玻璃)…………………2.2.1 前风窗玻璃的安装角………………………2.3.1 浅弯…………………………………………2.3.7 缺角………………………………………2.4.19 区域钢化玻璃………………………………2.1.5 R 人头模型试验……………2.5.18 绒毛………………………………………2.4.14 S 霰弹袋试验………………………………2.5.23 深弯…………………………………………2.3.8 试验片………………………………………2.6.2 试样…………………………………………2.6.3 视区…………………………………………2.2.4 双层中空玻璃………………………………2.1.8 碎片状态试验……………………………2.5.21 T 透射比………………………………………2.5.1 脱胶………………………………………2.4.16 w 弯曲度………………………………………2.3.3 吻合度………………………………………2.3.4 无雨刷玻璃………………………………2.1.12 X 细磨边……………………………2.4.22 线道………………………………………2.4.3 楔形…………………………………………2.5.3 Y 颜色识别试验………………………………2.5.7 应力斑……………………………………2.4.11 Z 增反射安全玻璃…………………………2.1.10 展开面积……………………………………2.3.2 遮阳带………………………………………2.6.5 制品…………………………………2.6.1 主观区………………………………………2.2.5 装饰边(黑边)………………2.6.4 英文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B backlight(backlite) ……………………………2.2.2 ball-impat test ……………………………2.5.20 bloom……………………………2.4.10 broken corner……………………………2.4.19 boil ……………………………2.4.12 bubble ……………………………2.4.1 bullet-resisting glass……………………………2.1.9 C chip……………………………2.4.18 complex-curved glass……………………………2.3.10 coursely-ground edge ……………………………2.4.23 curvature tolerance ……………………………2.3.4 cylindrically curved glass ……………………………2.3.9 (single curved glass) D dart test……………………………2.5.22 deep bending……………………………2.3.8 delamination……………………………2.4.16 developed area……………………………2.3.2 discoloration……………………………2.4.17 double glazed unit……………………………2.1.8 E electrically-heated……………………………2.1.7 safety glass enhanced reflecting……………………………2.1.10 safety glazing material G glass-plastic safety……………………………2.1.3 glazing material H height of segment ……………………………2.3.5 heat-form test……………………………2.5.18 heat-up display……………………………2.1.11 -windscreen I identification of colours test……………………………2.5.7 inclination angle of a ……………………………2.3.1 windscreen(rake angle) interlayer dirt……………………………2.4.13 K knot ……………………………2.4.6 L laminated-glass……………………………2.1.6 lamination-glass A……………………………2.1.6.1 laminated-glass B……………………………2.1.6.2 lint……………………………2.4.14 luminous reflectance……………………………2.5.2 luminous transmittance……………………………2.5.1 M mismatch……………………………2.4.15 mond mark……………………………2.4.8 O obscuration band……………………………2.6.4 optical deviation ……………………………2.5.5 (angular deviation) optical distortion in a……………………………2.5.6 given direction P polished edge……………………………2.4.21 primary vision area……………………………2.2.5 product……………………………2.6.1 profiled edge ……………………………2.4.20 R radius of curvature……………………………2.3.6 resistance-to-abrasion test……………………………2.5.17 resistance-to-bake test……………………………2.5.14 resistance-to-chemicals test……………………………2.5.16 resistance-to-fire test……………………………2.5.12 resistance-to-high-……………………………2.5.9 temperature test resistance-to-humidity test……………………………2.5.11 resistance-to-penetration test……………………………2.5.19 resistance-to-radiation test……………………………2.5.10 resistance-to-simulated……………………………2.5.15 -weathering test resistance-to-temperature……………………………2.5.13 -changes test S safety glass……………………………2.1.1 safety glazing material……………………………2.1.2 scratch……………………………2.4.2 secondary image……………………………2.5.4 shadeband……………………………2.6.5 shallow bending ……………………………2.3.7 shiner……………………………2.4.24 shot-bag test……………………………2.5.23 side windows……………………………2.2.3 speciments……………………………2.6.3 stone……………………………2.4.5 stress pattern……………………………2.4.11 (mottled pattern) T tempered glass……………………………2.1.4 test piece……………………………2.6.2 tong mark……………………………2.4.9 V visibility-after-fracture test……………………………2.5.8 vision area……………………………2.2.4 W warpage……………………………2.3.3 wave……………………………2.4.4 weathering……………………………2.4.7 wedge……………………………2.5.3 windscreen(windshield)……………………………2.2.1 wipeless windscreen……………………………2.1.12 Z zone-tempered glass……………………………2.1.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全玻璃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主要起草人:杨建军、莫娇、王文彪。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国家标准GB4704-84作废。1 主项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体着色的吸热玻璃的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体着色的吸热玻璃。 2 引用标准 GB/T 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 4871普通平板玻璃 GB116l4浮法玻璃 GB11942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3 分类 3.1按生产工艺分为吸热普通平板玻璃和吸热浮法玻璃。 3.2按颜色分为茶色、灰色和蓝色等。 3.3按厚度分为2mm、3mm、4mm、5mm、6mm、8mm、10mm和12mm。 3.4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 技术要求 4.1厚度偏差、尺寸偏差(包括偏斜)、弯曲度、边角缺陷和外观质量 吸热普通平板玻璃按GB4871有关条款规定;吸热浮法玻璃按GB116l4有关条款规定。 4.2光学性能 吸热玻璃的光学性能,用可见光透射比和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来表述,二者的数值换算 成为5mm标准厚度的值后,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吸热玻璃的光学性能 颜色 可见光透射比 不小于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不大于 茶色 42 60 灰色 30 60 蓝色 45 70 4.3颜色均匀性 吸热玻璃的颜色均匀性,采用CIE 1976年L*、a*、b*色度系统的色差来表示。同一批产品色差应在3NBS以下。 5 检验方法 5.1厚度偏差、尺寸偏差(包括偏斜)、弯曲度、边角缺陷和外观质量 吸热普通平板玻璃按GB4871有关条款进行检验; 吸热浮法玻璃按GB11614有关条款进行检验。 5.2光学性能 5.2.1可见光透射比 按GB/T2680进行测定。并将其值按式(1)换算成为5mm标准厚度的数值,以百分率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τvd τv=(─────────)[5/d]×(1-r)[2]×100 …………(1) (1-r)[2]×100 式中:τv-一换算成为5mm标准厚度后,吸热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 τvd--吸热玻璃试样实测可见光透射比,%; d--吸热玻璃试样实测厚度,测量值准确到0.01mm r--玻璃表面的反射系数,一般取值0.04。 5.2.2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按GB/T2680进行测定。并将其值按式(2)换算成为5mm标准厚度的数值,以百分率 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τed τe=(─────────)[5/d]×(1-r)[2]×100 …………(2) (1-r)[2]×100 式中:τe---换算成为5mm标准厚度后,吸热玻璃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τed--吸热玻璃试样实测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d、r--同式(1)。 5.3颜色均匀性 按GB11942规定测定色差。 6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1条规定的技术要求。 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1-4.3条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成分、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中,一年进行一次周期性检验; d.冷修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抽查时。 6.2抽样方法 6.2.1对产品厚度偏差、尺寸偏差(包括偏斜)、弯曲度、边角缺陷及外观质量进行检 验时,按表2规定,进行随机抽样。 表2 批量范围 抽样数 允许不合格数 1- 20 全部 0 21- 100 20 3 101- 500 30 5 501- 1500 40 6 1501- 3000 50 7 3001- 5000 70 10 5000 80 11 6.2.2对产品的光学性能进行检验时,每批随机抽取3块试样。 6.2.3对产品的颜色均匀性进行检验时,每批随机抽取5块试样。 6.3判定规则 6.3.1对产品厚度偏差、尺寸偏差(包括偏斜)、弯曲度、边角缺陷及外观质量进行检 验时: 1片玻璃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4.1条规定时,该片玻璃定为合格,否则定为不合格。一批玻璃中,若不合格片数不大于表2中规定的允许不合格片数时,则定为该批玻璃上述指标合格,否则定为不合格。 6.3.2对产品光学性能进行检验时: 若3块试样都符合表1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检验合格。 若有2块试样符合表1规定,则重新抽取3块新试样进行检验,3块试样均符合表1规定时,方认为该批产品该项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若只有1块试样符合表1规定或3块均不符合表1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不合格;6.3.3对颜色均匀性进行检验时,以5块试样中L*、a*、b*值最大或最小的1块作为标准, 计算其与另外4块试样的色差,4个色差值均不大于3NBS,认为该批产品该项指标检验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6.3.4型式检验时,上述6.3.1,6.3.2和6.3.3检验都合格,则该批产品判定合格, 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7 标志及包装 执行GB4871有关规定,且在包装箱表面,增印表示吸热玻璃颜色的字样,例如,茶色玻璃写成“茶”。 8 运输及贮存 按GB4871有关规定执行。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秦皇岛玻璃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