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号JC/T49—1995 代替标准号代替JC49—82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发布 标准发布日期1995-07-12发布 标准实施日期1996-01-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原料云母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电工、电讯等绝缘材料制品用白云母和金云母。 2术语 2.1楔形云母 一端比另一端厚的云母晶体。 2.2板状云母 叠层彼此平行的云母晶体。 2.3裂缝 晶体内可能是天然的或由于爆破或加工过程中造成可见的不规则破裂。 2.4孔洞或穿孔 穿透云母叠层的有时是极微小的孔眼。 2.5皱纹 表面上一条或多条明显呈折皱状凸起或凹陷。 2.6波纹 表面上一条或多条明显呈曲线状凸起或凹陷。 2.7横纹 云母晶体解理不完全,叠层紊乱,致使剥分中撕裂或破碎。俗称粘结、旋子、绞丝。 2.8嵌填物 贯穿或嵌填在云母晶面或周边的石英、长石等非云母矿物。 2.9连生物 与云母晶体连生的黑云母。 2.10鱼骨纹 指多条相交成“V”字形,呈约60°或120°角,并于顶点相交,形成似鱼骨、马尾或羽 毛状构造。又称羽毛状梗子层。 2.11斑污 斑污由杂质造成,可导致云母失去部分或全部透明性。可呈小斑点或相当大面积的斑块 。如轻微斑污、“植物”斑污、粘土斑污、黑斑污、红斑污;黑色小斑点、浅色小点或斑; 黑色、红色或绿色小点或斑等等。 2.12最大内接矩形面积 在云母晶面所能划出的一个最大矩形面积。 2.13最大有效矩形面积 在云母晶面(包括表面以下可见层)用眼睛观察没有裂缝、孔洞、横纹、严重皱纹、嵌填 物、连生物、鱼骨纹、严重水锈及失去弹性之面积内的最大内接矩形面积。 3产品分类、规格 3.1分类 工业原料云母按云母晶体任一面最大内接矩形面积和最大有效矩形面积及另一面必须达 到的有效矩形面积分为5类,见表1及图。 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一面之最大另一面厚度 尺〓寸 内接矩形面积有效矩形面积,≥有效矩形面积,≥板状楔形 类〓别 cm[2]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类≥2006520 一类100~2004010最厚端的 厚度 二类50~100206≥0.1<10 三类20~50104 四类4~20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每类按斑污占有效面积的比例和表面特征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两极。 4技术要求 4.1各类最大内接矩形面积和有效矩形面积及另一面有效矩形面积均应达到表1规定。 4.2厚度应符合表1规定。 4.3斑污和表面特征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级别 一等品合格品 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斑污占有效面积比值,%≤25>25 表面特征平坦,允许微波纹存在平坦,允许微波纹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各级云母晶体内,不允许有易于脱落的云母存在。不允许有凸出于云母晶体表面的非 云母矿物。 4.5边缘上的非云母矿物,沿径向不得超过4mm。凹入角内的非云母矿物,其深度不得超过 7mm。 5试验方法 5.1矩形面积的测量:按标准规定的规格图(工业原料云母分类图)或规格板测量。 5.2厚度的测量:用精度为1mm直尺或0.02mm的游标尺垂直晶体面测量最厚处。 5.3边缘非云母矿物沿径向长度的测量 用精度为1mm的直尺,选择沿径向最突出的非云母矿物端点为起点,垂直于晶体边缘平 行晶面测量。 5.4斑污的测量 在每块云母的两面各剥下厚度为20±5μm的剥片进行检查。受检的剥片数不得少于100 片。 将被检剥片置于5mm×5mm的坐标纸上,斑污占方格面积一半以上者,标以正( )号;占 方格面积一半以下者,标以负(-)号;无斑污者,标以零(0)号。按下式计算斑污占有效面积 的比值: b a --- 2 S=--------×100 a b c 式中:S——斑污占有效面积的比值,% a——( )号格数; b——(-)号格数; c——(0)号格数。 5.6表面特征 按供需双方商定的样品采用目测比较。 6检验规则 6.1工业原料云母出厂前,每批都应对技术要求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 6.2以同一类别、级别和厚度的一次交货量为一批。从每批中随机抽取总箱数的10%(不足2 箱取2箱)。从所抽箱的中间、四角任取一定量,使总样量不少于30kg,用于除斑污外的项目 的检验。从检验完以上项目的样本中任取一定量,从每块云母的两面各剥下一片剥片,使总 剥片数不少于100片,用于班污的检验。 6.3样本经验后。不符合表1规定面积的云母重量不超过样本总量的7%,则该批云母最大内 接矩形面积、有效矩形面积合格,否则该批云母不合格。 样本经厚度检验后,样本中厚度为0.1mm以下的云母块和楔形云母块最厚边厚度大于10m m的总量不超过样本总量的5%,则该批云母厚度合格;否则,该批云母不合格。 经表面特征和4.5条规定检验后,表面特征不合作或不符合4.5条要求的云母量不超过样 本总量的15%,则该批云母上述两项合作;否则该批云母不合作。 经斑污占有面积检验后,任一片剥片斑污占有面积超过表2中对所提交检验级别的规定 ,则该片剥片不合格,不合格剥片数不超过受检片数10%,则该批云母班污合格;否则,该 批云母不合格。 各项检验均合格后,则该批云母合格。 7标志、包装、运输 7.1标志 7.1.1包装箱上应标明: a.产品名称、矿脉名称、生产单位; b.类别、级别; c.毛重、净重; d.出厂日期。 7.1.2每只包装箱上应标志“怕湿”标记。 7.2包装 7.2.1工业原料云母用木箱包装,箱之两端用铁皮(丝)紧固。 7.2.2每只木箱内只装同类、同级云母。箱内云母必须压实、压紧,不使串动摩擦。 7.2.3每一包装箱内应有产品检验单,说明生产矿山、产地、矿脉名称、产品类别、级别 、毛重、净重、检验结论、检验员签章、包装日期。 7.3贮存运输 7.3.1工业原料云母应贮存在有顶盖且干燥的库房内。 7.3.2在运输时应防湿和不使箱子破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新疆非金属研究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仕儒、林大照、彭平、金芳。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JC49—82《工业原料云母》标准同时作废。 |